如果有機會,你希望藉由整形手術改善哪個部位呢?許多人對醫美都很有興趣,但其實卻又不夠瞭解,只先一昧的想著自己要變身彭于晏、Angelababy,然後看了價格就去整形,反而可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困擾。因此,為了避免花錢活受罪,我們可以在整形手術前,多做功課與諮詢,建立良好的觀念後再來決定整形手術也不遲喔!以下整理3個整形手術前常見的問題:
問題1:整形手術健保可以給付嗎?
整形外科的手術項目有健保、也有自費,要如何分辨整形外科手術要自費或健保給付?
簡單一個原則分辨:『功能性復原』可健保 ; 『外觀性改善』則需自費。
我們可以理解為將外表不正常的地方重建到正常,如先天畸形、外傷或腫瘤造成的殘缺而做的手術,可有健保給付;而若是要將正常的部位修飾得更美觀,則需要自費,例如:因發育不良、退化鬆弛造成眼瞼下垂、眼睛無法睜大,可以健保;但如果是雙眼皮手術、除眼袋手術變得更美觀,則需自費。
問題2:整形手術以「價格」為首要考量?
從許多具整形爭議的新聞就可看到,只以價格為導向尋求最高CP療程者,往往會換來昂貴的教訓。醫學美容並不像是買商品,可在相同商品條件下來選擇折扣最優惠來購買,整形外科是一項嚴謹的手術,須考量個人體質條件、期待需求等來客製化,並依據醫師的經驗與技術等條件而有所差異。並且台灣衛福部有明訂的整形手術費用,價差一般落差在10%不等,因此選擇整形手術應著重在安全性、醫師的經驗與專業上,而不是以“最便宜“為首要考量。
問題3:「最新」=「最好」?
最新的技術與設備 ≠ 最好。
當一項最新的醫學技術或是醫療設備剛上市時,是需要接受市場的考驗的,因為最新的技術與設備也代表著醫師需要時間摸索與學習,專注且努力的醫師的學習曲線相對較短,自然能夠好好的發揮新設備與技術的特性,正如同精密的武器也是要在訓練有素的手中才能發揮最佳效果。
因此,好的機器經過時間的驗證,再加上醫師隨之純熟的經驗值與技術,相信這樣的組合會比『最新』要來得更安全且有效喔!
問題4:人人都適合整形?
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整形。經臨床經驗指出,以下常見幾種類型的人不適合整形,整形前務必與醫師充分地溝通:
✘ 未成年者:因骨頭發育尚未成熟就施作整形手術,容易導致傷及骨骼進而影響生長。
✘ 先天疾病患者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疾病、凝血性問題等健康疾病者,不應進行整形手術,須於整形前告知疾病史與用藥狀況,再由醫師建議進行必要的檢查,確保手術的安全性。
✘ 天馬行空者:誤將整形當作變魔術者,拿著明星照片就想仿效複製者,不切實際的期待,可能只會得到反效果,建議必須與醫師充分的溝通,進而達到期望值的共識。
✘ 完美主義者:整形手術仍需視個人條件而有所限制,無法達到100%完美,過於吹毛求疵者往往容易因小小的不完美而過於緊張焦慮,建議術前進行完整溝通,理解可達到的效果,並能自我調整與接受才適合進行整形手術。
與大家分享4個常見的醫美整形問題後,下一步最多人問的就是:我到底要不要做醫美?我到底該做哪一種療程?整形外科蘇瑋智醫師建議,可以透過這個問題來幫助自己釐清要不要做醫美:
你喜歡鏡中或是照片中的自己嗎?
如果答案是不喜歡,那麼就可以好好考慮是否接受醫美的協助,幫助提升自己的自信。至於該做哪一種醫美療程? 則需要先了解你最在意的問題點是什麼?再根據自身的條件、年齡、期待來做客製化的療程,不屈就於公版成衣的不合身,而是以高級訂製服的方式量身打造適合你的樣貌,達到理想的效果!